黄姚豆豉御厨首选
黄姚豆豉,因产于广西黄姚镇而得名,古“昭平三宝”之一。其选用黄姚镇特有的黑豆、
仙井泉水和土著人古老独特的手工艺精制而成,产品颗粒均匀、黑而略带红棕、豉香郁馨、
隔壁闻香,无任何化学成分,属纯天然调味佳品。
黄姚豆豉生产历史悠久,起源于明朝初期,清康熙前已颇有名气,乾隆时最盛,一度
成为朝廷贡品。以前其生产多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民间作坊,镇上曾出现过一批以生产豆豉
闻名的老字号如杨晋记、古怡盛、古信记、梁隆安,其产品畅销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新加
坡等国家和地区,深受消费者欢迎。直到今天,古镇仍有不少专业户从事豆豉的生产加工,
为中外游客广为称赞。
据传黄姚镇举人林作楫嗜好豆豉,曾背着豆豉去江西上任。当地流传着一首打油诗:
县官爱豆豉,味道果然长。一餐没豆豉,下饭总不香。清光绪年间,湖南举人邓寅亮游览
黄姚。当地秀才林正甫以豆豉相赠。邓赋诗一首:姚溪土产淡豉香,羌丝豆豉作家尝。从
此便成千里别,香飘楚粤永难忘。
黄姚豆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,据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黑豆性平,作豉则温,既经蒸煮,
能升能散,得葱则发汗,得盐则止吐,得酒则治风,得蒜能止血,炒熟能止汗。”种种益处
使其成为清代御厨首选之作料。
民国时的《昭平县志》对豆豉制作流程亦有详细记载:豆豉,以邑东黄姚街出品为最
得地道。因其炊浸洗豆时俱利用宝珠江水,故制的豆豉透心柔软,香甜无异味,物质精良,
名驰中外,诚特产也。其制法以黑豆或朱砂豆110斛,先用水洗净,置于木甑,炊3小时许
倒入冷水浸泡。捞起复用甑炊至大气上升,甑盖有水珠,即用大箕摊冻后,藏入霉房,用
霉窝摊开压使之霉。越7日,以江水洗净,入落篓,又7日再入大箕,于早晨摊晒,用手捞
二次后,底面转凉便成豆豉。
目前产品种类有剁椒豆豉、咸香豆豉、原味豆豉、姜蓉豆豉等,是蒸排骨、鱼,做辣
椒酱的上品作料。